close

傳統的不僅是古人必備書房用具,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、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。當然,的歷史也非常久遠。

 

 戰國時期:

據專家考證,從出土文物中發現最早的是戰國時期。當時的是將獸毛包在桿的一端,再用絲線纏緊,外面塗漆。這種製筆法,缺點是筆頭中空,書寫時易分叉。

 

西元1954年,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戰國,是目前發現最早的,稱「長沙楚筆」。據專家考證觀察,該筆套在一枝小竹管內,筆毫是選用上好的兔箭毫製成。

 

同時,在長沙戰國楚墓中發現三幅帛畫,繪有人物馭龍圖和龍鳳仕女圖,線條有力,並有粗細變化、色彩明麗,顯然是毛所繪。所以當時毛形式雖較原始,但筆毫用料細緻,製作已很精良。

 

秦朝

大將軍蒙恬將毛加以改良。當時的做法是將筆桿一端挖空成毛腔,把筆頭塞入腔內,外加大竹套護筆,筆管與筆套都髹漆保護。將筆頭塞在毛腔的製筆法,優點是筆頭可保持圓潤狀態,更能蓄墨書寫。

 

因此,秦朝毛的製作考究已臻成熟,確立了今後毛製造的基本形制。如:西元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三枝秦筆,筆桿為竹製,上端削尖,下端較粗,挖空為毛腔,筆頭塞在腔中,且外加竹筆套保護。

 

這種上端削尖的毛,據考證是皇帝的左右侍從所使用,為便於記事常將筆端插在冠上或髮髻上,故其端削尖,稱為「簪筆」。如:《漢書趙充國傳》曰︰「卬家將 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,事孝武帝數十年。」及唐朝李嶠〈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〉曰:「小臣濫簪筆,無以頌唐風。」可見,簪筆歷代一直有沿用。(文章部份引用大紀元時報)

 

----- 筆的世界 --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筆達人 的頭像
    筆達人

    廣告筆 筆達人的家

    筆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